筑牢拒腐防變家庭防線 |
?作者:張璐 ??時間:2025-08-08 |
【字號:大 中 小】 |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既是溫馨的港灣,也是拒腐防變的重要防線。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白做人、勤儉齊家、干凈做事、廉潔從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縱觀腐敗案件的背后,多是藏著“家風不正”的影子。有的家屬利用親人職權謀取私利,有的家風敗壞成為“貪腐共同體”,這些教訓警示我們:筑牢家庭防線,是國家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一環,更是每個家庭幸福安寧的根本保障。 家庭是拒腐防變的“前沿陣地”。黨員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個人品行,更關系黨的形象和執政根基。從“一錢太守”劉寵任滿離任時婉拒百姓饋贈的銅錢,到焦裕祿“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家規,優良家風始終是抵御腐敗的“防火墻”。反之,若家風不正,家庭就會淪為腐敗的溫床。有的領導干部被“枕邊風”吹亂心神,在家人的慫恿下突破底線;有的為子女“鋪路”,利用權力編織利益網絡,最終落得“一人落馬、全家遭殃”的結局。這些案例深刻證明,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亂,則政風濁。 筑牢家庭防線,首先要培育廉潔家風。家風的核心是價值觀的傳承,父母的言行是子女最好的教材。老一輩革命家習仲勛制定“勤儉持家、低調做人”的家規,讓勤儉廉潔的種子在家庭中生根發芽。黨員干部應帶頭樹立“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的理念,在家中當好“好家主”,教育家人明事理、辨是非,自覺抵制特權思想和享樂主義,讓廉潔成為家庭的底色。 筑牢家庭防線,需要家屬當好“廉內助”。家人的提醒是最貼心的監督,家屬的清醒是最好的保護。面對各種誘惑,家屬要常吹“廉潔風”,多念“緊箍咒”,在親人思想動搖時及時提醒,在不義之財面前堅決說 “不”。就像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家屬,他們不搞特殊、不謀私利,用行動守護著家庭的清廉,也為親人的事業筑牢了后盾。這種“夫廉妻賢”的默契,正是家庭拒腐防變的強大力量。 筑牢家庭防線,更要劃清公私界限。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絕不能成為謀私的工具。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牢記:公與私不能混淆,權與責必須對等。要教育家人搞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堅決杜絕“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特權思想,防止“親情”變成“裙帶”,“關愛”淪為 “禍害”。只有守住公與私的邊界,才能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好的家風代代相傳。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每一個家庭都應把廉潔作為傳家寶,用良好家風涵養清朗黨風政風。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家屬協同監督,家庭便會成為拒腐防變的堅強堡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