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山東海陽乳山港海域碧波萬頃,陽光為這片繁忙的海面鍍上一層耀眼的金輝。
隨著中國鐵建港航局海陽市生態東港及配套基礎設施工程項目負責人李猛發出一聲清脆而堅定的收工指令,本月第6個重約2500噸、高達17.7米的沉箱成功精準安裝就位。這標志著項目再次刷新沉箱安裝施工速度紀錄。從單月安裝3個提速到單月安裝6個,從72小時“慢遞”縮短至36小時的“特快閃送”,其背后正是精細化管理的科學助力。
沉箱預制場(喬昊天 攝)
該項目共需預制安裝沉箱32個。單個沉箱長18.27米,寬17米,高17.7米,重約2500噸,是重力式碼頭施工的關鍵結構。開工以來,項目部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從施工方案科學預控、氣象水文精準把控、設備工藝創新升級及施工管理精細優化等多維度發力,成功實現了安全生產前提下沉箱出運安裝的“特快閃送”,鑄就了響亮的“鐵建港航速度”。
明確管理基調 構建長效體系
沉箱出運安裝專項施工方案專家會(郝碩 攝)
沉箱出運及安裝伊始,項目部便將制度建設和落實作為關鍵抓手,精心構建涵蓋施工方案制定、氣象水文把控、設備工藝創新、施工管理優化等環節的全鏈條“管理網”,建立全員責任矩陣。
項目實施過程中,施工團隊嚴格落實“方案預控、風險預控、過程管控、技術創新、工藝優化、結果考核、反饋閉合”工作方針,形成了“事前有目標、過程有監管、事后有考核”的長效管理體系。在施工方案制定階段,項目部組織召開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會,廣泛吸納專家意見,對半潛駁搭岸潮高和應急預案進行完善,確保每一環節科學合理。沉箱上塢前,項目部對各分包隊伍進行“三級安全技術交底”,并聯合監理單位清點出運前準備物資。沉箱拖運過程中,專人跟船確定航線;沉箱出塢時,調度全程指揮船機施工,確保過程可控。同時,項目部制定《工程質量管理辦法》。現場質量管理人員發現違反作業標準行為時,直接簽發《工程質量問題通知單》,質量管理部門據此填寫《工程質量罰款單》,經審批后執行處罰,有力保障了作業安全、質量達標與管理規范。
精準把握要素 鑄就品質工程
沉箱出運(喬昊天 攝)
氣象水文條件的精準把控是沉箱出運安裝全過程精細化管理的關鍵,直接關系到沉箱能否順利出運安裝。當風力大于6級、波高超過0.7米時,沉箱定位難度劇增,甚至存在傾覆風險;水流流速超過1米每秒,則顯著增加拖帶阻力,威脅安全施工。為此,項目部采用定傾高度計算技術,確保沉箱壓載后定傾高度≥0.4米,大幅增強穩定性。同時,精準選擇高平潮時段作業,預留3米以上干舷高度,并配置拖輪輔助定位,有效應對強流挑戰,確保沉箱準確、安全到達預定位置。
在設備與工藝創新升級方面,項目部立足工程實際,深入研究半潛駁作業特性,精確匹配其承載力與沉箱重量。配備“雙15噸卷揚機前拉、雙12噸卷揚機后拽”的牽引系統,顯著增強了沉箱出駁過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此外,針對現場復雜環境,項目部創新組合氣囊滾運上塢、半潛駁運輸和定位船接駁工藝,形成一套高效、精準的沉箱出運安裝體系,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同時,積極開展《無掩護惡劣海域水上拋石》等技術攻關,為解決類似復雜海域施工難題提供了有力支撐。
理順工序銜接 鑄就“港航速度”
為強化進度管理,項目部構建了完善的進度管控體系,成立以主管領導為組長、分管生產副經理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生產進度管控領導小組,明確工程管理部門為主責部門。在此框架下,項目部針對性解決水陸進度差異導致的工序銜接問題:優化沉箱橫移技術,依據預制場布局科學規劃路徑,采用卷揚機配合氣囊牽引,提高存放和運輸效率;探索在附近海域臨時存放已完成預制的沉箱,減少二次搬運,提升預制場臺座周轉率;在基床拋石完成后增配潛水員班組,每天安排兩個班組利用低平潮窗口期搶工,嚴格按照水下作業規范精細整平基床,確保工序緊密銜接,保障施工進度高效推進。
據悉,該項目在海陽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丁字灣國際綠色低碳開放合作區建設重大戰略及“以港興城、港為城用”方針背景下應運而生。項目建成后,將顯著壯大海陽市海上航運能力,優化全市投資環境,為臨港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8414號 地址:北京市復興路四十號 郵編:10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