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6日,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在渝成功舉辦。大會集中展示了1700多名工匠人才的2200余件創新成果,發布了首批200位大國工匠人才,中國鐵建陳永勝、田國銳等2人上榜。2023年度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張帥坤、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劉爭平等多名勞模工匠,以及中國鐵建所屬11個單位、25項自主研發的職工創新成果在10個展區精彩亮相。
大會現場(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 供圖)
本屆大會以“匠心鑄夢 向新而行”為主題,共設有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創新成果路演、百位工匠心語、閉幕式等六大主要活動,并專門設置了面積達8400平方米的創新成果展示交流區。本屆大會首次設置了全國職工“五小”成果(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專題展示交流區,充分展現基層職工的創新活力與務實智慧。
世界在建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山河號”下線(中鐵十四局 供圖)
近年來,中國鐵建深入貫徹落實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要求,持續強化高技能人才培育,積極推動大國工匠和專業技術骨干參與重大科技攻關與技術革新項目,著力構建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加速企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成功打造出世界首臺千噸級運架一體機“昆侖號”、世界在建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山河號”、全球最大豎井掘進機“夢想號”等科技產品,培育出張帥坤、田國銳、陳永勝、劉爭平等一大批勞模工匠,并將科研創新成果成功應用于甬舟鐵路、成渝中線高鐵、福廈高鐵等一系列國家重難點工程,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注入強勁科技動能。
中國鐵建展臺(楊璇 攝)
在創新成果展示交流區,中國鐵建以多元化的展陳方式帶來沉浸式體驗。借助VR互動影視系統,觀眾可身臨其境感受“山河號”盾構機穿越黃河的震撼場景;通過精細的三維模型動畫,全國首創BLCP500型本鄰兩線長鋼軌鋪設機組作業流程得以生動再現;路演展示環節將隧道全工序機械化施工的先進工藝工法生動演繹……本屆大會,中國鐵建25項職工創新成果與實踐案例悉數展出,全面反映了企業在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大國工匠及產業工人隊伍等方面的堅定步伐與扎實成效。
據悉,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集中展示宣傳大國工匠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創新創造、工會組織動員廣大職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創新實踐、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積極成效。